文化衝擊
在日本千葉生活的文化衝擊其實沒有特別的大,畢竟日本是一個非常便利的國家,有要處理的事都像都會區一樣便利。但還是有讓人感到衝擊的地方。例如在台灣大家都認為塑膠燃燒會產生戴奧辛毒素,但在日本我親眼見到他們會在神社、垃圾場將塑膠製品放在可燃燒的區域,並且我在參拜神社時見到神社的工作人員焚燒塑膠物品。起初看到這件事的時候我非常震驚於日本人處理塑膠袋、製品的方式居然是用焚燒。後來仔細研讀垃圾分類的資料,才發現日本的塑膠垃圾有根據材質原料分為可燃與不可燃,虛驚一場。
面臨最大的難題
最大的問題當然還是語言。日本不像是台灣相當重視英語,所以除非你日語很好,否則很難完全理解他們的意思。更何況日語有長長的敬語以及敬語的變體,以至於在聽服務員說話的時候長長抓不到他是甚麼意思。讓我十分後悔在出國前沒有花更多時間在日語課程上。
最有興趣或成就感的課程
有一堂課是我很喜歡的,叫做「人工物設計論」。雖然使用日語授課,但PPT上都會附有英文翻譯。內容是請許多日本設計師、協會人員等來介紹日本目前的工藝產業和設計理念。
但我最喜歡的其實不是課程,而是跟隨著所屬研究室一起參與的活動。我所屬的研究室有承接一些專案,要進行日本鄉鎮地區的調查和地域產業分析。我與日本同學一起去參加了當地的傳統稻草編織活動、彩繪活動以及田野調查。其中領略了很多一般觀光很少見到的日本鄉鎮風光,以及日本非都市居民的生活。我們調查了當地居民所知的特色神社、餐廳、風景等等,並最後製作成一張觀光地圖,希望能為到這附近的旅客導覽介紹當地的風光。同時我還參與了日本研究生同學的研究。例如傳統祭典的紀錄與傳承、減少資源浪費一體活用的方法、海邊漁民祭典的萬祝服裝、以3D技術掃描古蹟與佛像、研究日本傳統飲食文化等等的。每一項都非常有趣。可見日本對於自己文化的重要性十分重視,並且年輕的學生還會願意去學習去嘗試將文化再造、利用。這是台灣逐漸學習並且逐漸重視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