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
【國際交流】105學年度上學期工業設計研究所黃俞禎同學 於美國奧勒岡大學交換學生心得分享

一到達美國,最不習慣的除了第一次經歷的時差外,就是公共廁所了吧!每個隔間的空隙都很大,外頭的人好像經過就可以輕易地看進來,實在是太不自在了,哈哈! 還有浴室的蓮蓬頭,通常都固定在牆上,不像台灣的蓮蓬頭可以拉下來,自由移動,一開始真的是不習慣。

「我看你也越來越像是奧勒岡人了。」我還記得我同學第一次私訊我的對話。尤金這個城市在冬天時下很多雨,大多是毛毛細雨,但一下就是半年。我戴起連著外套的帽子,冒著寒氣、緊縮著快步走向目的地。這裡不像台北,雨下地漫長,人們卻都不撐傘,只穿防水的連帽外套,下雨了就戴起帽子,瀟灑地在雨中漫步。撐傘的人,反而顯得突兀,於是我也戴起了帽子,然後融入在奧勒岡的人來人往。記得有次和朋友一家一同健行,她說她下次要嘗試在下雨的時候來走這個步道,希望地不會太滑。我驚訝的說危險,她回答:「這個城市幾乎有半年都在下雨,如果因此而停止生活中的活動的話,就永遠都只能待在室內了。」我突然有點瞭解了,大家不撐傘的原因,是因為勇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,也感受大自然的洗禮。不撐傘,走在雨中,讓我感覺到勇敢, 與自由。在這裡,人們在新鮮的空氣中呼吸,對酸雨沒有概念,樹木很多,也很美,每間房子外都有個庭園,各有各的風格。這裡的風氣很自由,人們滑著滑板,單車在街道上滑行,嬉皮騎著富有自我風格的重機奔馳著,有人在墓園中慢跑,從來不會有誰覺得誰奇怪。有人的穿衣風格很像睡衣,有人穿得很像威利在哪裡的威利,也有美國風格的文青走在街上,但同樣的是,大家都以身為奧勒岡的學生為榮,在球賽的日子,可以看到很多人,不分男女老少,大家都穿上專屬奧勒岡大學的黃色與綠色,這是台灣看不到的景象。在路上,人們很輕易地會來跟你打招呼,對你微笑或招手,人們的生活很輕鬆,讓我覺得台灣人真是太緊繃了,雖說台灣人是以熱情聞名,但是在台北街頭還是很輕易可以感受到對於陌生人的不安及緊繃,也或許是因為我對他們來說是外國面孔吧! 

一進學校,有幸有博士班學姊的帶領,讓我們不至於在偌大的校園迷路。「其實這個學校很小了。」學姊帶領著我們到各處室辦理報導手續,一邊說著。學校的空間很大,很多大路,沒有圍牆,各個學院相隔不近,從產品設計系走到國際事務處,再走回來可能就要花個 20 分鐘,對於不是很有方向感的我是一大難題, 剛開始的每天都只能盯著手機的地圖,才能夠到達我的目的地。剛進入校園時對於學校的生活有很多的疑問,校園中有很多社團的攤子會擺在人多的地方,有學生會坐在攤位上分享他們社團的資訊。但一開口,一大堆的英文資訊灌入我的耳中,還不習慣用英文溝通的我感到十分吃力,也開始感到害怕,變得不敢開口問問題。 接下來的修課才是一大考驗,我先試聽了一堂課,是關於 LED 燈 的設計,第一堂課,老師便請了 LED 燈公司的人來對大家講解專利權,沒搞清楚狀況的我幾乎完全聽不懂,因此感到很害怕, 後來跟同學聊了一下才發現,原來就連美國人也沒有聽得很懂,因為太多資訊了。我瞭解到,英文是我的第二語言,我沒有必要要求自己在短期內一定要做到最好,但是自信是必須的,沒有自信的話,什麼都很難做得好。後來我選了關於材質的課程,一開始 在聽課方面也有很多問題,但所幸有同學的幫助。之後,一次比一次做得好,並且也經歷了英文的發表,當時最害怕的就是發表 後大家的提問,很怕自己聽不懂。在那邊上課三年的台灣同學跟我說,英文講得不好沒關係,但你還是要表達自己的想法,若是 怕自己英文講不好而不開口,別人只會覺得妳很笨。

在美國的那個學期,我修了一堂關於材質的課。這是一門很實驗性的課程。從第一堂課開始,大家就開始探討生活中各種不同材質,並使用各種不同的材質才創造可能性。老師會與你討論,但不會告訴你什麼對,什麼錯。她總是說這是 Open-ended 的課程, 沒有對錯,只有不斷的探索。我嘗試了不同結構的變化、壓克力、 棉線與樹脂的結合、木頭等等來創造各種不同的效果。我也會與朋友討論他們在其他課程所經歷的事情,讓我看到更多在美國學習的各個面向。 

在美國的這段期間,我學到自信的重要性,當別人問你問題時,能夠及時分享許多你的經驗是很重要的。在台灣時,我常怕別人不是真的想認真聽我說話,因此將我的經驗分享變得很簡短,因而少了很多互相分享的機會。現在我更願意分享我的經驗與想法, 並且嘗試有條理地講出來。

在美國學習到了很多的事情,除了更加獨立,凡事靠自己,也學習到推薦自己,在有機會時多多表現自己,也更加的自信。在美國的這幾個月,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。對我來說最珍貴的是,我從美國人身上學習到的,與我在台灣受的耳濡目染融合, 能夠讓我成為一位有自已想法、能力並且有國際觀的人。